初次認識到克里斯多福.諾蘭這位導演是來自全面啟動這部電影,看完真的是讓我印象深刻,能夠把夢境的結構呈現得如此有意思,看電影的當下如同做夢般,「你不知道他們從何處開始,也不知道何時會結束」。觀影結束後我開始查詢這位導演的相關作品,再重新的看過一次,然後就變成了忠實的粉絲,之後每一部電影必定在電影院支持。
在黑暗騎士三部曲中,我第二個注意到的是飾演「稻草人」的演員席尼.墨菲,覺得他的眼神和肢體真的很有意思,之後也追了浴血黑幫,片中席尼墨菲的穿搭可謂是一場服裝秀,對於英倫紳士風格熱衷的我,無疑變成了一個腦粉。
印象從敦克爾克大行動開始,諾蘭對於如何運用「時間線」來呈現電影有比較強烈的作法,再來的天能又更忠於呈現自己的藝術方式。我的「感覺」上,比較像是需要取得信任與經費等問題,前面幾部作品多半屬於商業片,不能完全按照他的意思,直到這部奧本海默。
在看奧本海默之前,我先在網路上做了不少功課(應該說 Youtube 上的人做了),包含了人物關係、史實,所以進院時,很能融入在電影劇情、表達手法之上,如文章開頭所說,真的是首部讓我沒什麼分心的電影。畢竟是一個傳記形式的電影,若沒有先了解相關人物,會沒辦法捕捉為什麼會這樣做以及導演拍攝手法上的差異。這也難怪很多人會給出睡著、冗長這類的評價,也許他們就是想看諾蘭拍的大場面、驚心動魄的爆破等,不過奧本海默完全不是這樣的一部商業片。
說到商業片,讓我想到現在的速食文化。這個時代的資訊取得太容易,手機一打開就是永遠看不完的資訊,看看那無盡的社交軟體、各式各樣的網路媒體(文字、影片等),就算窮極一生也無法盡覽,因此學會過濾是很重要的; 另一個可怕的功能是時刻剝奪你注意力的通知功能,在電腦、手機不斷地推播新的通知時,你的思緒會不斷地被打斷,導致我們只能習慣接收快資訊。最早期的網路影片播放都是以長時間為主,到後來因為演算法調整,半強迫得讓創作者們推出約十分鐘上下的影片,又演變出現在的短影音,這些都是一種快文化的體現。(遊戲玩法更是明顯,但我不能再離題了XD)
試想一下你上次是什麼時候完整的看完一本書?在網路上看到一個長篇文章時,是不是先選擇存起來,安慰自己日後會拿出來看?甚至是太長的影片你都無法看完了?當我自己意識到自己有這個狀況時,我開始適度地在特定的地方放慢腳步,例如閱讀一本書,然後寫下一些筆記; 有多個事情要做的時候,盡量分清楚輕重緩急,屬於娛樂性質的應該放在後面(這部分有點像是先別急著吃棉花糖,延遲享樂的概念之一,當然書中還有講更多有助益的事); 關閉手機大部分通知,僅留下重要的內容。個人認為習慣快文化不是一件好事,特別像是影音類,你以為自己看了很多,但實際上大部分內容都無法被腦袋吸收,更遑論是有價值的內容比例偏低,因此我會盡量選擇「吸收、內化然後輸出」,來確保自己的理解。
要將人的大半生經歷、事件濃縮在三個小時,是一個極度具有挑戰的行為。片中點到很多個事件,但看得出來導演、剪輯已經在呈現上做出很大的壓縮。
疾病,嗎?
在學生時期,奧雖然展露了他的高度智商、學習能力,但在實驗方面是相當不擅長的,在這種高壓環境下加劇、凸顯了憂鬱症帶來的思考紊亂與行為偏差,像是毒蘋果事件,最後雖然在家庭雄厚財力與勢力支持下讓他不被退學,但條件是需要去看心理醫師。在這個時期,他開始接觸大量心理學書籍、臨床紀錄,到最後奧認為這些所謂的心理醫師沒有資格與能力幫助他什麼了。
雖然電影沒有呈現到這一段,如果加上去的話更能凸顯年輕時期他的性格轉變與學習新知的能力。
網路上有個類似的梗圖是說:「不要跟笨蛋爭執」。
爭執時,因為雙方對於知識、視野認知的不同,甚至得到的資訊也有差距,很多時候根本是處於不同基準點上去說服對方,自然會有彼此無法理解的狀況產生。大概是因為這樣的關係,發現蠻多我認為是聰明的人,並不太拘小節,甚至也會盡量保持寡言,僅在適當、必要的時候表示意見。
掙扎
奧本海默雖然是一部大部分以他本人第一視角的電影,除了心境上的轉變之外,還有不斷衝擊內心的矛盾,主要圍繞在些項目:
- 愛國:民主 vs 共產主義
- 感情:忠誠 vs 背叛
- 原子彈:愧疚 vs 驕傲
- 氫彈:反對 vs 贊成
1 |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類。 |
奧是改編自美國的普羅米修斯,作為一個天才、先知總是孤獨、不被諒解的,他將人類帶往下一個新的境界,卻又不能被世人理解,甚至唾棄。
當時研發原子彈的目的是為了結束德國的戰事(希特勒屠殺猶太人),但在研發成功之前德國已經投降了,沒有了目的,讓他陷入是否繼續研究的矛盾。成功的喜悅並沒有來得太久,他與愛因斯坦的對談中提出擔憂:核武器的問世,隨之而來的是各國將此變成軍備競賽,世界也會陷入恐怖平衡,只要一方啟動了,地球仍然會陷入火海然後毀滅。
這些內心的掙扎糾纏了他的一生,而他的解藥只有兩個,物理與性愛。
女人
用他人眼光來評判,奧是一位風流放蕩的男人,影中主要的兩位女主角分別是:
Jean Tatlock
在一個共產的聚會上兩人相遇,Jean 很快地被奧的博學所吸引,即便是在婚後,兩人也斷斷續續維持多年的聯繫。Kitty
奧的第三任妻子,其實她也是極具才華與知識,得過文學獎也是植物學家。即便面對奧這種稱不上好丈夫的狀況,仍然對他不離不棄、甘願為他做好一個家庭主婦。對於婚外情選擇了隱忍,也許她看得是更長遠的事?
拍攝視角會讓觀眾從螢幕中得到潛意識的暗示,影中 Jean 的畫面除了剛開始相遇外,後面都是裸露居多; 而 Kitty 則是居家、家庭主婦且衣著完整。我會認為其實在奧的心中是與 Jean 的心靈、頻率更契合,在她面前更能夠無保留的展現自己; 相較 Kitty 則是他永遠的後盾,他總能回到家感受妻子給予的鼓勵。
原子彈
原子彈投放在日本,這個歷史事件是對還錯?
以美國的角度,自然是希望戰事能夠快點結束,減少美軍人員的傷亡。
而當時日本是帝國主義,推崇的是寧願戰死也不苟活,即便面對軍備大幅落後的情況下,仍然願意用生命替同袍擋下一刀一槍。在這種風氣下,跨海、長戰線的美軍想要儘早結束戰爭是不可能的,戰爭持續就等於雙方人員的傷亡,那麼丟與不丟哪個傷亡會更嚴重呢?
原子彈的投放在電影中描述為「不可失敗」的任務,這是一場軍備差異懸殊的展現,能夠有效的嚇阻日本,讓他們願意選擇投降,第二個就是摧毀他們主要的軍工廠,降低他們能夠持續反擊的能力。最主要的關鍵仍然是擊垮他們的信心,而非對日本軍民造成傷害。私以為,戰事越快結束,對人民總是好的。
戰場上最折磨得遠永不是士兵,而是士兵背後的家庭。
臺灣算是相對安全的國家(至少在對岸發動戰爭前..),也許我們早已不知戰爭的殘酷,那麼又有什麼資格假正義的去評論戰爭時期。就像在台的慰安婦或二二八事件,戰勝國或者握有絕對權力的一方,在當時做出何等驚悚的行為,在未來回頭看都是無法被接受的,但當時的氣氛與壓力下就是如此。可以參考著名的史丹佛監獄實驗
秘密聽證會
這一段是我看了最生氣的,印象大概是:
- 恐嚇、誘導他人作出錯誤的判斷
- 赤裸裸地將一生做的事情在大家面前攤開來放大、逐一檢視
- 不公平對待,一些只有政府機關才能取得的秘密監控資訊拿來當作攻擊的武器,而反方律師完全沒有相關資料,甚至說這不是法院開庭,所以不需要這個流程。
- 人都是不斷的透過經歷中成長,但卻在這一刻,認為奧的人生前後做事風格矛盾,所以國家不可信任他
- 具有強烈暗示、誘導奧周遭的人,再用「他們自己」的觀點去評論奧。
誰會想為自己的一生辯護?
你要怎麼做、甚至是誰有辦法呢?我們都在犯錯中學習、成長,又怎麼能時刻回憶起當時情境造就當時的我們做出這樣的決定?人本來就是很「矛盾」的,因為事情發生的時序,對內心、衝擊帶來改變也不同,就像 大衛.希爾 竟然在聽證會上反對史特勞斯。儘管過去奧對他無理的行為,但他仍然協助奧。這是我們只看電影所得到的片面資訊,這是諾蘭帶給我們的資訊,也許會覺得這劇情不合理,但這終究是史實。
就連一個對國家如此有貢獻的人,在政治鬥爭面前都只是個旗/棄子,你又怎麼能夠完全相信政府?我能做的就是時刻警惕自己與週遭的朋友。臺灣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爆料出一個更搏人眼球的八卦、事件來掩蓋一個會傷及特定團體利益的事件。
看完電影後,我又想到了天能的台詞「don’t try to understand it, feel it」。在這部電影中我們只需要去感受奧本海默遭遇各種事情心中的變化與糾纏,但我們終究不是他本人,也不在那個時空背景,從現代的角度去評判當時他的所作所為並沒有太大意義或道理,仔細回想,諾蘭也沒有在這部電影中明確表示同情或譴責的態度。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點醒了我學會不去批評或要求他人怎麼做。
沒有人、他們也無法替你承擔決策的後果,更甚至當作茶餘飯後的閒聊八卦。